人气:4807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昆山赵公祠
时间:2023-12-21 09:59:30
简介:菉猗堂全名为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又称菉猗祠、南门菉猗堂、赵氏菉猗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占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筑物 (前面三幢,后面两幢) 及祠堂前的一片空地所组成,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代乾隆年间曾修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即赵晴峰),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菉猗堂经广东省及珠海市有关专家学者考证,已确定为珠海市内保存较好、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筑,于1987年和1994年先后被斗门县和珠海市评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为了广东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选为斗门区“斗门八景”之一,现由珠海市文化局和南门村委会共同管理。
菉猗堂全名为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又称菉猗祠、南门菉猗堂、赵氏菉猗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占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筑物 (前面三幢,后面两幢) 及祠堂前的一片空地所组成,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代乾隆年间曾修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即赵晴峰),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菉猗堂经广东省及珠海市有关专家学者考证,已确定为珠海市内保存较好、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筑,于1987年和1994年先后被斗门县和珠海市评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为了广东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选为斗门区“斗门八景”之一,现由珠海市文化局和南门村委会共同管理。
菉猗堂是南门当地赵姓居民(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弟---魏王:赵匡美的后裔的祖祠,建于明朝景泰5年(1454年)。据文献记载,是由魏王的第15代后人赵隆以其四世祖赵梅南(1296年-1365年)的别名“菉猗”立祠纪念。“菉猗”一词源于《诗经·淇澳》,代表“绿竹茂盛”的意思。数百年来,赵氏菉猗祠经历过多次的重修。
菉猗堂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手法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布局为三进(包括前厅、中殿和后殿)四合式,以南北轴成一线并两边对称。每一进之间有一天井作间隔,而且越进越高。祠堂使用上大量各式的雕饰:包括了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等,另外四周的墙亦绘有多幅以山水、文人墨客琴棋诗书之乐的图画,十分清新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