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4543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天后宫
时间:2023-12-21 10:10:58
简介:德济门是宋元至清代的古泉州德济门遗址,德济门位于鲤城区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处,被埋藏在地下,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2001年6月至2002年3月,市文化局、文管办在配合市政府南片区的整治工作中,邀请省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弥补了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古城门的缺憾,对海交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德济门是宋元至清代的古泉州德济门遗址,德济门位于鲤城区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处,被埋藏在地下,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2001年6月至2002年3月,市文化局、文管办在配合市政府南片区的整治工作中,邀请省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弥补了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古城门的缺憾,对海交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城墙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筑泉州翼城,在泉州镇南门沿江为蔽成石城。该城基宽8尺,高盈丈,长438丈。元至正十二年(1352),监郡偰玉立废罗城之镇南门,径就翼城拓建。内外皆石,南门曰“德济”。明、清两代,城屡有修葺。20世纪30年代,泉州市政当局多次大肆拆城,惟德济门留存,直至1948年毁于大火,其址遂埋地下。
目前,考古挖掘已确定古德济门的确切位置。古城门的位置与天后宫的大门错开,符合闽南“大门不能对小门”的风俗。遗址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城门、城垣、城墙基址和月城城门、城垣基址两部分,结构完整、气势恢宏;还有通过德济门排到外面的护城河。在通道的上面还有一座内河桥叫做“城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