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现场馆收藏

人气:15

标签:展览展馆旅游景区纪实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五二段田螺山遗址现场馆

时间:2023-12-18 09:48:13

简介: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其现存海拔最高度约5米,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及纺织工具等。

甬上人
普通摄影师
作品数:49
总人气:13.41万
详细介绍

        田螺山遗址现场馆是我国南方实行原址保护和展示的第一处,开创了先建保护棚再发掘的考古新方式,它不仅为野外考古提供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也为观众观看考古过程、普及考古知识提供了可能。


        这个坐落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场馆,与河姆渡遗址只相隔7公里路。四周有几个小山包,周围是一大片稻田。


        时光若是回到6500年前,那时的稻田都还是一片湖泊或是浅水湾,从这里,古人能驾船去海边捕鱼。


        从2004年起,经过前两期的发掘,已出土文物1500件左右。出土文物之多,不亚于河姆渡遗址。


        田螺山周围曾经居住过的先民可能远早于7000年前。


        遗址中,排列整齐的木柱,最大的直径有40厘米,被削砍成方体形状,体现了先民的审美观,方体木柱的运用,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技术和美观双重追求的最早实例。


        田螺山先民制造房屋采用先挖坑、后立柱,在许多柱坑底部垫有石块和木板,最多的竟垫了6块,这是后世中国古建筑中普遍应用的“柱础”的鼻祖。


        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正方木柱和木板,反映出以挖坑、垫板、立柱为特征的南方建筑特色。同时也说明,早在6500年前,先民已经掌握了深挖土坑的能力,并总结出了重力与承重力相互关系的经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自摄影师个人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可参考VR全景城市平台管理公约版权问题处理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