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25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街道首义路335号楚望台遗址公园
时间:2021-11-12 10:24:56
简介:“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民国以前称“中和门”。它是武汉人熟知的武昌古城汉阳门、文昌门、平湖门、大东门、小东门等十大古城门之一。中和门因居辛亥革命首义之功而获殊荣,易名保存下来 。1912年鄂军都督府将其改名为“起义门”,并被誉为武昌起义的起点。解放时起义门已毁,门洞损坏严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政府拨专款在原址复建起义门城楼。城门楼上挂着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镏金大字。 原名是中和门,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位于首义南路南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武汉人熟知的武昌古城汉阳门、文昌门、平湖门、大东门、小东门等十大古城门之一。 专家介绍,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兴建武昌城,历时30年方成。当时武昌城共有九座城门,只有起义门(原称“中和门”)保存至今。津水路原为护城河的一段。
武汉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起义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
起义门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700多年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中华民国成立后,为纪念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和门改名为起义门。城楼解放前已倾废。1981年,城楼在原址修复;城门楼上有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镏金大字。2011年,依据古城墙图纸,原样恢复重修了333米城墙,同时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风雨长廊、楚望亭、首义烽火石刻等,扩大为红色旅游景区,是驴友到武汉的必游之地。
楚望台,位于武昌起义门东面山岗上。国家AAAA级景区。
楚望山与蛇山、凤凰山一样,曾经是拱卫武昌城的“三山”之一,地势险要,具有极重要的军事意义。但是这样一座山,却在历年来人们不停的开挖搬填中失去了山的形状,成为了一个平缓的坡地。
楚望台及军械库原址无存,但是这里仍然是武昌城区内的一片高地。遗址上立有高2米、宽1.2米的文物保护标志,题"辛亥革命楚望台旧址"字样,以示此地为武昌首义时期的“楚望台军械库”。
起义门是武昌古城首义文化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是9个古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同时也是武昌起义的起点。据武昌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起义门东西两侧,将分别复建230米和103米的城墙。同时,依城墙修建一条风雨游廊,游廊两侧建设休闲、购物门店,市民和游客可以沿长廊直达起义门。此外,还将复建封建亭,新建楚望台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