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彬县大佛寺收藏

人气:4658

标签:风光休闲娱乐旅游景区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豳风街道大佛寺-即心是佛

时间:2023-12-20 10:36:12

简介:彬县大佛寺,世界文化遗产,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 原名庆寿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山水
普通摄影师
作品数:52
总人气:28.35万
详细介绍

彬县大佛寺,初建于唐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是唐太宗为纪念在抗击薛举薛仁杲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们而修建,原名“应福寺”,明代景泰年间因寺内大佛而被当地人称为“大佛寺”,遂一直沿用。


彬县大佛寺,与古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汉时期佛教经由丝路传入中原,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而大佛寺石窟就是这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典范之作,其石雕,彩绘,泥塑均表现出鲜明的西域乃至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并与中原造像传统相融合,因此大佛寺石窟成为佛教在西域与中原的传播和融合的历史的鲜活见证。


大佛寺石窟开凿在泾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这里川流横列,山峰对峙,地势狭长如廊,泾河自“佛洞”前蜿蜒东流,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窟前5层楼阁屹立。这是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1956年咸阳地区文管会对大佛寺进行了全面勘察。大佛寺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61个。


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内有造像的洞窟共19个,造像1498尊。东部87窟称之为“东窟”;中部12窟称之为“中崖”,即“明镜台”;西部8窟称之为“西崖”。东崖和中崖洞窟比较密集。开凿较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窟前有砖木结构的5层护楼,原为唐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修建而成的,楼高32米。第一、二层用条砖“一顺一丁”平砌。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的攒尖式顶。第一层门楣上刻“觉路”二字。第二层垒砌3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明镜台”3个字,3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内光线明朗,便于礼佛者站在洞内瞻仰洞内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内诸造像以最好的光线和最佳的角度呈现在礼佛者面前。自第三层之上全部成为木构建筑,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整体轮廓为方塔形,每层辟有门窗,造有栏杆,拾级而上,可以登临眺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自摄影师个人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可参考VR全景城市平台管理公约版权问题处理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