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史-京汉火车站 粤汉火车站码头720VR全景展示收藏

人气:1238

标签:城市纪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道武汉站西广场

时间:2022-10-28 18:12:09

简介:京汉火车站是历史上京汉铁路的南端终点。京汉火车站又名卢汉火车站,因为位于大智门,武汉人习惯称其为大智门火车站。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由天津关道盛宣怀为督办大臣,统筹卢汉铁路的修建。1898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1905年11月15日郑州黄河大桥建成。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改称京汉铁路。京汉火车站为法式风格建筑,由比利时*,法国工程师设计,建成于1903年。外观造型体现了西式新古典的风格,中部四角分别筑有高高的塔堡。京汉火车站主楼正反两面的站牌上,镌塑中文“京汉火车站”字样,两配楼侧面墙上则是中法文双语“汉口大智门”。站牌上方有“飞鹰”的塑像,其实是京汉铁路的标志“飞轮”——插着一对展翅的火车轮。京汉火车站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重要遗存,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武昌粤汉码头遗址 关于武汉老铁路,曾经探访过大智门火车站、循礼门火车站、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武昌车辆厂等遗址,也曾沿着武昌余家头、杨园、徐家棚的老铁路拍摄沿路的风情。目前,大智门火车站仅剩一个候车厅;循礼门火车站异地重修了一个赝品;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和武昌车辆厂已夷为平地;不远的将来,余家头、杨园、徐家棚一带的老铁路也将让位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武昌粤汉铁路码头遗址是目前保存情况最好的。 据汪瑞宁考证,源于张之洞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的一纸建议,最终促成了纵贯中国腹地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落脚于汉口。1895年,张之洞又进一步提议修建粤汉铁路。1907年,命运多舛的粤汉铁路正式动工;1917年,徐家棚车站落成;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贯通。(汪瑞宁:《武汉铁路百年》,武汉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鲨鱼视角
认证摄影师
作品数:49
总人气:33.67万
详细介绍

武昌粤汉码头遗址


  关于武汉老铁路,曾经探访过大智门火车站、循礼门火车站、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武昌车辆厂等遗址,也曾沿着武昌余家头、杨园、徐家棚的老铁路拍摄沿路的风情。目前,大智门火车站仅剩一个候车厅;循礼门火车站异地重修了一个赝品;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和武昌车辆厂已夷为平地;不远的将来,余家头、杨园、徐家棚一带的老铁路也将让位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武昌粤汉铁路码头遗址是目前保存情况最好的。 


据汪瑞宁考证,源于张之洞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的一纸建议,最终促成了纵贯中国腹地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落脚于汉口。1895年,张之洞又进一步提议修建粤汉铁路。1907年,命运多舛的粤汉铁路正式动工;1917年,徐家棚车站落成;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贯通。(汪瑞宁:《武汉铁路百年》,武汉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尽管卢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分别贯通,但南北两条大动脉却止步长江天堑之前。当时,火车要渡过长江,靠的却是轮渡,虽然摆渡这个钢铁巨人过江本身并不简单。


1937年,位于江岸火车站江边和徐家棚火车站江边的两座轮渡铁路码头竣工,开始办理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列车过渡业务,一次运载三节列车,往返需一个多小时。1938年,日寇进逼武汉,火车轮渡被迫停航。1947年抗战胜利后,重新开航。这个被戏称武汉一大怪的“火车要用轮渡载”景象,一直延续到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汪瑞宁:《武汉铁路百年》,同上)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接轨,改称京广铁路,粤汉铁路轮渡码头从此结束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粤汉铁路码头这一我国铁路运输史上的重要历史遗存,尚未列入工业遗产或交通遗产加以保护,未来的命运令人担忧。


京汉火车站


是历史上京汉铁路的南端终点。京汉火车站又名卢汉火车站,因为位于大智门,武汉人习惯称其为大智门火车站。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由天津关道盛宣怀为督办大臣,统筹卢汉铁路的修建。1898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1905年11月15日郑州黄河大桥建成。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改称京汉铁路。京汉火车站为法式风格建筑,由比利时*,法国工程师设计,建成于1903年。外观造型体现了西式新古典的风格,中部四角分别筑有高高的塔堡。京汉火车站主楼正反两面的站牌上,镌塑中文“京汉火车站”字样,两配楼侧面墙上则是中法文双语“汉口大智门”。站牌上方有“飞鹰”的塑像,其实是京汉铁路的标志“飞轮”——插着一对展翅的火车轮。京汉火车站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重要遗存,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武汉分为,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武汉东站等。


武汉站


武汉站(Wuhan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车站,是武汉三大火车站之一 ,与武昌站、汉口站等车站及线路共同构成“米”字型的武汉铁路枢纽,  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客站布局的“四主”之一。武汉站是中国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公路三者的无缝衔接。


2004年8月,武汉站选址敲定杨春湖。2006年9月28日,武汉站及其城市综合配套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12月26日,武汉站正式启用。2017年8月,武汉站开启“刷脸进站”模式。


截至2009年12月,武汉站总建筑面积370860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14602平方米,站前高架人行平台13324平方米,无站台柱雨棚143664平方米,地面层人行通道60650平方米,地面层停车场38620平方米。



武昌站


武昌站(Wucha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是武汉三大火车站之一 ,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客站布局的“四主”之一。


武昌站始于1917年3月建成运营的通湘门车站;1936年迁至宾阳门,并于12月建成武昌总站;1950年8月,武昌总站改称武昌南站;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贯穿,武昌新站建成,又名武昌客车站;1975年7月,武昌客车站改为武昌车站,即武昌站;1981—1982年,武昌站进行了第二次站场扩建;2006年5月8日,武昌站进行站房改造扩建;2008年,改造后的武昌站投入使用。

2007年12月,经改造扩建的武昌站建筑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最多可同时容纳8000人;车站面积为19350平方米;站场规模5台12线。 



汉口站


汉口站(Hankou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客站布局的“四主”之一。

 

1898年,大智门火车站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智门火车站改名为汉口火车站;1991年10月,位于大智路的老汉口站退出历史舞台,位于发展大道金家墩新建的汉口站全线开通;2008年10月22日,汉口站主站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1月,汉口站站房改造完工并全面投入使用。汉口站的站台规模为18台20线,是武汉三大火车站之一、中国最大欧式风格火车站,汉口站建筑面积为19.3万平方米,站房总面积8万平方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自摄影师个人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可参考VR全景城市平台管理公约版权问题处理办法。
网友评论